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天安门不同年代的名称

26
发表时间:2017-07-06 00:00作者:编辑部来源:山西芮城周易应用研究中心网址:http://www.zhouyisc.com

天安门不同年代的名称

   天安门城楼的建筑不但经过多次重建,而且它的称谓在不同时代也是不同的。

   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天安门建成时,称“承天门”,在黄瓦飞檐三层楼式五座木牌坊的承天门正中,挂的是“承天之门”匾额。清顺治八年(1651)那次大规模的重建,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,天安门上悬挂的是“天安之门”字样的匾额。

   据考证,天安门匾额在清初刻有满、汉、蒙三种文字,并按满语语法直译为“天安之门”。后来不知何故又将匾额上三种文字改为满汉两种文字,汉字改成用楷书书写的“天安门”三字,去掉了“之”字,字体也相应扩大。如汉文“天安门”中的“天”字,由原来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,几乎增大了一倍。1911年,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后,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,只剩下“天安门”三字。1987年,在北京市房管一公司木材厂露天仓库中,发现一块有刀痕字迹与木质裂纹的“天安门”匾额。据考证,此匾可能是自清顺治八年(1651)重建天安门时挂上,1949年北京解放,其间,匾额字体虽几经变化,但木匾并未更换。

   那么,清朝为什么要把“承天门”改称“天安门”呢?原来,满清封建贵族入主中原后,为了达到其长期统治目的,除采用其它措施外,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作文章。由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着满清封建贵族的统治,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“安”与“和”的策略,以求得清朝统治的“长治久安”。如清代紫禁城内“皇极殿”、“中极殿”、“建极殿”改名为“太和殿”、“中和殿”、“保和殿”,即取内宫平稳之意。“承天门”更名为“天安门”,既涵盖了“承天启运”的命名意旨,又纳入了“安邦治国、国泰民安”的思想,还有皇城的“地安门”、“东安门”、“西安门”三个门,都突出了一个“安”字,以示外安内和。  

 

免责声明

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。
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,请尽快与本站联系!

联系我们

山西芮城周易应用研究中心
地址: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南路城建局对面信息预测中心
邮编:044600
电话:0359-3029973
手机:18903482445
Q Q:843917068

网站二维码

网站二维码

副标题

website qrcode

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

微信公众账号
 
 

qrcode_for_gh_50ee6e3d8757_258.jpg



在线客服
 
 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六 :9:00-20:00
周六至周日 :10:00-18:00
 联系方式
易林大师:13700596359
易林大师:0359-3029973 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0359- 8591529